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解析俗语:‘不打外甥,不骂女婿’——外甥为何不可打?

解析俗语:‘不打外甥,不骂女婿’——外甥为何不可打?

2025-02-27 10:03:06

俗话说“打不得的外甥,骂不得的女婿”,外甥为什么打不得?

解析俗语:‘不打外甥,不骂女婿’——外甥为何不可打? 1

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老话,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。俗语的覆盖面很广,其中有很多是关于亲戚之间如何相处的,比如今天要说到的这句“打不得的外甥,骂不得的女婿”,这句老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?有没有道理呢?

解析俗语:‘不打外甥,不骂女婿’——外甥为何不可打? 2

首先我们先来看“打不得的外甥”,外甥指的是姐妹的儿子,因为和自己的姓氏不同,所以被称为是“外甥”,和外甥相对应的还有“侄子”,侄子是自己兄弟的儿子,和自己同一个姓氏,所以被称为是“侄子”。在过去,由于人们都很重视血缘关系和姓氏的传承,所以在对待侄子和外甥时,往往会更偏心侄子一些。之所以会有“打不得的外甥”的说法,原因有以下两点:

原因一:在很多地方都有“外甥像舅”的说法,意思是外甥的长相、脾气秉性等会很像舅舅。虽然现在并没有科学依据来证明这一说法,但是在农村,人们对此却深信不疑。正是因为人们相信“外甥像舅”,所以舅舅在教训外甥时也会有所顾虑,害怕自己不小心将外甥打坏了,以后外甥的性格、长相等会更像自己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
在过去,舅舅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,尤其是在外甥结婚时,舅舅还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,所以人们常说“天上雷公,地上舅公”。舅舅对外甥不仅有很高的地位,还有很深的教育责任,但是舅舅在教训外甥时,往往不会采用打骂的方式,而是会采用说教的方式,以免真的将外甥越打越像自己。

原因二:外甥虽然是自己的亲外甥,但是外甥终究不是在自己家长大,和自己没有在一起生活过,所以对外甥的脾气秉性并不是十分了解。再加上外甥是姐妹的孩子,如果自己将外甥打坏了,姐妹肯定会心疼,到时候不仅会影响到姐妹之间的关系,还会影响到整个大家庭的和谐。

记得小时候,堂哥经常欺负堂弟,堂弟便跑去向自己的舅舅告状,也就是我的大伯,原本大伯是想替堂弟出气的,但是当看到堂哥后,大伯却一句话都没说,后来大伯告诉我们,因为堂哥并不是自己看着长大的,所以并不了解堂哥的脾气,如果因为替堂弟出气将堂哥打坏了,到时候不仅会影响到两家的关系,还会被村里人笑话。

我们再来看后半句“骂不得的女婿”,女婿是女儿的丈夫,按照传统来说,女儿嫁到婆家后便是婆家的人,和娘家的关系会越走越远,但是作为父母来说,即便是女儿出嫁,也依然会很疼爱女儿,因为担心女儿在婆家受委屈,所以也会对女婿格外关注,生怕女婿对女儿不好。之所以说女婿骂不得,原因有以下几点:

原因一: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,是父母的心头肉,虽然女儿出嫁后和娘家的关系会渐行渐远,但是作为父母来说,对女儿的疼爱并不会因此而减少。父母骂女婿,大多数是因为女婿做了对不起女儿的事情,但是女儿已经嫁给了女婿,两人是要在一起过日子的,如果父母将女婿骂跑了,女儿以后的幸福生活又该如何保障呢?所以为了避免女儿以后的生活受到影响,父母不仅不会骂女婿,反而还会讨好女婿,让女婿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。

原因二:在很多地方,女婿也被看作是半个儿子,如果女婿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,那么女婿也便是自己真正的儿子。人们常说“一个女婿半个儿”,由此可见,女婿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。作为父母来说,自然是希望女儿女婿的生活越过越好,如果因为一时冲动骂了女婿,不仅会影响到女儿女婿之间的关系,还会让女儿在婆家的地位下降,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的女儿。所以作为父母来说,不仅不会骂女婿,还会好好对待女婿,让女婿能心甘情愿的和女儿好好过日子。

综上所述,“打不得的外甥,骂不得的女婿”这句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,虽然现在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但是这句老话所蕴含的道理依然值得我们学习。我们在和亲戚相处时,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,不要因为是亲戚关系就肆无忌惮,这样只会让亲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远。

相关下载